落实硬任务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admin   2023-03-19 04:01   8 人阅读  0 条评论

今年和今后两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时期,“三农”领域还有许多硬任务要完成。 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好工作,巩固农业农村发展的良好局面,充分发挥“三农”有效发展的压舱石作用。 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基础。 (人民网2月20日电)

“耕作重要,国家纲领”。 新年伊始,党中央印发“一号文件”,连续16年聚焦“三农”工作,充分彰显抓好“三农”工作的特殊重要性工作。 特别是当前,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经济面临下行压力。 风险挑战越积越多,越要守好“三农”战略后院,充分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各地要立足“三农”工作的重要位置和党中央对“三农”工作的新部署,准确对标必须完成的硬任务三农领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认真落实“底线任务”脱贫攻坚,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三年行动”,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四个重点”,贯彻落实农业改革“八字方针”,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落实到位,“三农”工作硬任务如期完成。

落实“底线任务”,决战脱贫攻坚。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 所谓“底线任务”,就是首要任务、基础任务,必须毫不妥协地完成。 底线任务完成不好,其他硬任务也完成不了。 各地要自觉把脱贫攻坚摆在“三农”工作首位,压实脱贫攻坚政治责任,坚持既定脱贫攻坚目标,落实好既有政策安排,瞄准制约精准脱贫攻坚的重点难点问题。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聚焦发展 长期扶贫产业着力解决产销脱节、风险保障不力等问题,不断巩固和扩大脱贫攻坚成果,确保到2020年,在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脱贫,区域性贫困人口全面脱贫。

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三年行动”。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对于农民来说,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不仅要求提高生活水平,更要求美化和亮化居住环境。 各地要围绕农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全面推进以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厕所革命和村容村貌改善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扎实推进更高标准的乡村建设。 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制定当地人居环境整治“路线图”和“时间表”,对标广泛开展乡村清扫行动,深入开展创建美丽乡村活动。打造宜居村庄和最美庭院三农领域的社会地位和影响,确保到2020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分阶段明显改善,村庄环境基本整洁有序,村民环境卫生意识普遍增强。

践行“四个优先”,夯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基石。 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足一直是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 就当前形势看,农业仍是“四化并举”的短腿,农村仍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 只有牢固树立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政策导向,看清真相,才能补短板,更好地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 各地要自觉把落实“四个优先”要求作为做好“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扛在肩上,抓在手里,与考核挂钩,层层落实责任。 优先为“三农”干部配备,优先满足“三农”发展要素配置,优先保障资金投入“三农”,优先安排农村公共服务,彻底破除“说的重要、做的次要”的“三农”工作。 如果你想,就不要在你忙的时候。”

按照“八字方针”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改革从农村开始,必将深入农村。 当前,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总量短缺转变为结构性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 只有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深化农村改革,才能激发乡村发展活力,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各地要清醒认识农村改革的系统性、全局性,准确把握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坚持总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管理制度,深化农村改革。土地制度,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 机构改革和完善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将继续发力,确保2020年承诺的农村改革发展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之年,只要全国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按照既定思路,落实好各项艰巨任务。定能发挥“三农”压舱石作用,有效主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为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发展奠定基础。社会大局稳定,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葫芦)

本文地址:http://www.hayson.top/post/16787.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发表评论


表情

还没有留言,还不快点抢沙发?